在拉丁教会历史上,在教父时期有四大圣师,分别是伟大的神学家奥古斯丁、拉丁文《圣经》翻译者哲罗姆(耶柔米)、教宗与圣乐大师格列高利以及米兰主教安波罗修。
安波罗修于公元340年,出生在罗马的名城特里尔。他的父亲是高卢行省的行政官,而母亲则是位虔诚而有文化的姐妹。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成长,安波罗修从小就接受了良好教育,法律、修辞学、哲学、拉丁文、希腊文等等学科无不精通。
30岁那年,安波罗修步父亲的后尘,走上了侦政坛,他担任伊米利亚-利古里亚行省的省长,其治所就在今天的时尚之都米兰。因着虔诚信仰以及高超的政治智慧,安波罗修在任上勤政爱民,处事公平,成为造福一方的父母官。因此在米兰民众心目中,有着崇高威望。
安波罗修所生活的时代,大公教会尚未取得优势,尤其是否定三位一体的阿里乌主义仍有很大势力,比如哥特人当中就有不少信奉这个异端。而在安波罗修刚到米兰执政时,当时的主教就是这一异端的拥趸。
安波罗修来到米兰第四年后,这位异端主教过世了。于是大公教会信徒与异端信徒开始了权力争夺。如果继续下去将会造成社会动荡,于是安波罗修毅然前往教堂调解纷争。
当他向信徒们演讲时,忽然传了一个孩子的声音:“让安波罗修当主教!”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所震撼,深感这是来自上主的声音,于是两派信徒齐声高喊“阿们!让安波罗修当主教。”安波罗修也感到惊愕,因为他虽然信主,但还没有正式受洗,怎么可能担任主教呢?
于是他向信徒坦言自己是个罪人,难堪此大任,并向罗马皇帝写信,告知此事。但是信徒们仍然要求他出任,并举行游行活动,表明拥护的决心。伊米利亚-利古里亚的其他主教们经过商量,认可这次选举有效。罗马皇帝华伦提尼也给安波罗修回信认可了这一任命。八天后,安波罗修受洗,并立刻祝圣为米兰主教。
这一幕颇具戏剧系,但如果结合当时社会又不难理解。到了罗马帝国后期,随着日耳曼人、匈奴人等等游牧民族的入侵,整个社会陷入到动荡当中。而教会开始成为罗马的国教,担负起挽救、重整社会的责任。而作为政治家,往往有更强的执政能力,让他们担任主教,无论对于教会发展或是社会稳定看,都有着积极意义。比如大格列高利原来也是政治家,但最终成为了教宗。
安波罗修成为主教了,除了留下部分财产给自己的亲人外,全部将其奉献出来,周济穷人。因此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点赞。而对于阿里乌异端的信徒,他先是爱心地劝勉,带领他们回归真道。但对于那些死不悔改的分子,则坚决将他们驱逐出去。
这就得罪了信奉阿里乌的皇后,要他交出主教权柄给异端的人,但他说:“主教没有权力把神的教会交出来。”皇后对此怒不可遏,一直想对他下手,面对生命危险,安波罗修仍坚守主道,毫不动摇。最终在米兰人民的大力支持下,顶住了压力。
安波罗修坚持政教分离原则,他强调教会和政府的权柄,二者不应该相混和,但在某些情况下,皇帝也应该受到教会的约束,他说:“皇帝是在教会之内,而非在教会之上。”在390年夏天,帖撒罗尼迦城的驻军司令,因为拒绝百姓的要求,要他释放一位人民喜爱的战车手,百姓将驻军司令杀了,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为了给他报仇,不顾安波罗修的反对,屠杀了大批居民,但皇帝懊悔为时已晚,无辜的居民已经死了7000人。安波罗修给狄奥多西写了一封密函,告诉他,皇帝若不公开悔罪就要把他开除教籍,狄奥多西只好让步,在教会里当众认罪、请求饶恕。
这件事在西方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,由此拉开了中世纪教权与王权的博弈序幕。尽管安波罗修的动机是好的,手段也是正确的。可发展到后世却给教会发展带来很多问题,正是由于与政治权力纠缠不清,才导致了中世纪某些时期,教会出现堕落,走弯路的情况。
安波罗修在神学上贡献很大,他的神学著作大多是继承希腊神学家的思想,其主要著作有《论圣灵》、《论基督教信仰》、《论相信复活》、《论奥秘》、《论悔改》。在这些论著既有针对阿里乌主义的从属论思想的批判,深入阐释了基督的神性与父同等、同为永恒、同一本质这一为新约和旧约所共同肯定的观点。也有对于厡罪与恩典等问题的讨论与深入的研究。他的思想趋向实践方面,讨论基督教伦理学;对于教会圣乐的发展,也大有贡献。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